在中国“一分定乾坤”的高考制度下,一个大学生究竟应该学什么?怎样学?在凤凰卫视《问答神州》节目中,南开大学校长龚克面对主持人吴小莉的采访,对此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。以下是对话内容精编。
吴小莉:大学是什么?
龚克:我先说大学不是什么,有人把大学当作了一个孵化器,当作一个科研单位,一个技能培训所,其实这些都不是大学。大学就是大学。
吴小莉:今年南开大学的《录取通知书》里,还有一封校长写的信。这封信不仅建议新生要了解学校和专业,并且建议新生阅读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唐诗三百首》等古代的经典,这是为什么?
龚克:我特别希望南开的学生能读一读《大学》。
《大学》 的经文部分只有200多个字,不难理解,但是《大学》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就是成年人之学。我希望新生们读读这个,要明明德于天下,要修身、正心、诚意、格物、致知。《大学》跟我们现在讲的大学不是一个含义,但它提倡的那种精神、那样一套逻辑,我觉得是我们中国文化所独特的。明明德于天下,为公来修身,具有一个很强的社会责任感。这也正是现在的大学需要传承的。
我觉得,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在高考期间的学生,他们除了高考什么都不想。但实际上,人的生活除了高考之外还有很多东西。比如,去做义工,为他人做一点事情,这是学生应该有的一种人生感受,而且这也是为进入大学以后的集体生活做一些准备。
吴小莉:在龚校长看来,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足,又是一个人情社会。这种情况之下,“一分定乾坤”的高考,是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择。然而,高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否认,孩子从小到大都是为了“分数”学习。
龚克:高考之所以要这么细致地区别考生,也是不得已。因为每年我们有1000万考生,人太多了。我们要用一张750分的卷纸,把这1000万人区别出来,中国985工程重点支持的30多所院校,加起来只招收15万人,占总招生人数的1.5%,竞争非常激烈,因此高考就特别注重细节。这种细节直接导致学生为了得到比较高的分数,去做出很多的努力,而实际上,这种努力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可能并不那么重要。
将来学生们所做的,一定不是今天所学的,一定不是。我在30年前上大学的时候,学的所谓最新的东西叫ISDN,听说过这个吗?学通信的同学知道这个吗?这曾经是毫无疑问的通信前沿的知识,在上世纪80年代甚至90年代,都是不得了的东西,但这东西基本上没出世就“死”了。
吴小莉:我印象很深的是,您说过,对于学生来说,尤其是研究生,不是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而已,而是他有一天能够提出问题。
龚克:对,抓住问题,提出问题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我们过去长期说,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但这些问题是谁提出来的?是老师提的,所以学生总是处在一个被动的状态,现在我们鼓励让学生来提问题,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吴小莉:当年我采访林毅夫的时候,他说他到美国师从诺贝尔奖得主,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学习方法。
龚克:对,我觉得一所优秀的大学或者是一名优秀的老师,最重要的就是能把学生带入一种境界。林毅夫他现在碰到的很多问题,不是当年在美国学过的,但是他可以在那个基础上自己去观察,他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很独到,他有自己的证据、有自己的逻辑,从这一点上来说,我觉得他是学到了真经。
南开大学现在有一个叫做“立公增能”的辅学体系。通过这个体系,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树立起一个为公的志向,而不是只为了自己个人的发展;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三种能力,第一是学习的能力,第二是合作的能力,第三是吃苦的能力。